青協聯同港大《疫情下香港弱勢家庭適應力調查》

新 聞 稿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
研究探討特殊需要青年的家庭成員適應狀況
逾四分一受訪者稱情緒困擾比疫情前差
一成半指其家人成癮問題比疫情前嚴重
建議家成員作出正面改變,共同面對和解決問題,提升家庭功能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各人留在家中的時間增加。對於邊緣青年(邊青)及其家人修補破損關係來說,是危還是機?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與香港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行政學系黃富強教授的團隊合作,以邊青的家庭成員作為調查對象,了解他們的處境和適應狀況。根據該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在受訪的407名受訪者中,逾四分一(26.8%)自評情緒困擾比疫情前差;另有一成半(15.4%)受訪者指其家庭成員的成癮行為比疫情前嚴重【表2】。研究指出,若彼此願意踏出一步,例如一起進行簡單活動,即有助改善家庭關係和功能。詳情請按此

上述有關「疫情下香港弱勢家庭適應力調查」,於2020年5月至6月期間,透過面談和電話訪問方式,成功向407名現正接受青協外展輔導的18歲或以上服務使用者的家庭成員進行訪問。[須注意受訪者為邊青的家庭成員,並非其本人] 。

問卷參考了凱斯勒精神健康問卷及海外多個研究,以了解家庭功能、心理健康指標和婚姻適應情況等。結果顯示,在疫情期間,逾一成(11.5%)受訪者的心理健康指標屬於高度精神困擾,比本地同類研究的6.1%多出近一倍【表3】;研究亦反映逾三成(30.5%)受訪者稱家庭處於不良功能的狀態,比海外同類研究的16.7%多出近兩倍【表4】。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行政學系黃富強教授引述調查指,是次受訪對象本身的家庭功能較弱,例如家人關係一般,需要社工介入、缺乏家庭凝聚力和適應力等。結果發現,分別逾兩成受訪者表示個人(31%)或家庭成員(24.4%)受情緒困擾,另逾兩成指疫情期間個人(26.8%)或家庭成員(21.5%)的情緒困擾比之前差【表2】。

若要改善精神健康,調查指出,和家成員多做「室外活動」、「尋求鄰里支持」、擁有「共同信念和興趣」,以及父母同時為子女「提供指導」,這四方面均有顯著的正面作用【表5】。

結果亦顯示,逾五分一(21.5%)受訪者表示其家人有成癮問題,包括吸毒、上網、玩遊戲機或酒精成癮,另逾一成半(15.4%)感到情況轉差【表2】。若要改善成癮問題,穩健的「家庭收入」及正向的「家庭功能」均有顯著成效【表6】。然而,近三成七(36.6%)受訪者表示有財政壓力,另近四成(38.3%財政壓力比疫情前差。面對本港經濟陷入深度衰退,相信家庭收入難以即時增加,加強家庭功能將有助家庭成員減少情緒困擾、成癮行為及危機。

調查又發現,受訪者在「共同決策」及「提供指導」兩個元素上有好表現,均有助提升婚姻滿意度【表7】;另外,女性比男性存在更多親子矛盾,若家庭成員互相「表達感受」,將有助提升婚姻滿意度及親子關係【表8】。

青協副總幹事陳文浩表示,受疫情影響,大部分家庭成員有較長時間共處一室,如果家庭欠缺和諧,身心靈承受著沉重壓力而沒有人願意作出改變的話,情況只會變得更惡劣。他引述調查指,家庭成員多溝通交流和分享建議,一起討論問題的解決方法和協商下決定,並鼓勵家庭成員互訴心事和表達情感,均有助加強家庭凝聚力。

他指出,家庭成員建立共同的信念和興趣嗜好,亦有助大家尋找和了解各人的正面價值,從而彼此支持和讚賞。他表示,多與家人一起用膳,或進行戶外活動,例如遠足、野餐、慢跑、看電視等,也可增加溝通和相處機會。他亦鼓勵家庭成員多聯絡朋友,維持良好的社交關係,並善用社區資源,促進社區鄰里互相支持,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自2017年起,獲禁毒基金贊助,推行Begin From Family「從家開始」計劃,運用源自美國Strengthening Families Program的訓練內容,為家長和子女提供不同的小組訓練、家庭活動及輔導服務,以加強家人教養子女的技巧,建立良好的家庭關係及加強家庭功能。詳情可瀏覽網站ycpc.hkfyg.org.hk。另外,「青法網」和「違法防治熱線8100 9669」,為公眾提供青少年犯罪違規的資訊和求助方法。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