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青問題新現象 暴力行為也升「呢」?

邊青問題新現象 暴力行為也升「呢」?

打開報章雜誌的港聞版,每星期總會有幾篇報導,是有關於青少年使用暴力的案件,案中的犯事青少年大多只有十五、六歲,但受害人往往被打至頭破血流,傷勢嚴重,情況令社會大眾關注。從案件的背景資料顯示,大部份犯事青少年都有曾使用暴力的紀錄,又或者在成長時曾經受到暴力對待。究竟青少年暴力行為是如何形成? 同時,他們的暴力行為又為甚麼會變得更嚴重和頻密?

要了解青少年暴力行為「升級」的原因和過程,我們可以從美國犯罪學學者Athen(1992)的暴力行為化理論(The Process of Violentization)加以理解。Athen指出,暴力行為的形成和「升級」,主要經歷四個重要的演化階段:

兇殘化階段 (Brutalization Stage)

此階段包括使用暴力征服他人(Violent Subjugation)、個人恐懼(Personal Horrification) 和暴力行為的鍛鍊(Violent Coaching) 三個過程。這階段描述了兒童及青少年在其所屬的團體中,受到權威人物使用暴力對待,並迫使他接受其權威。另外,目睹他人受到暴力威迫而感到恐懼,亦是兒童及青少年兇殘化的開始。

好戰性階段 (Belligerency Stage)

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會因為情緒上的困擾而感到不安。為了減低或終止這個使其痛苦的經驗,他們便會開始對其他人,特別是激發其憤怒及不安的人,進行攻擊行為,以達到發洩及平復情緒的目的。

暴力表現階段 (Violent Performance Stage)

當青少年多次重複使用暴力後,會潛移默化地相信,使用暴力可以使受害人或身邊的人對其產生恐懼而屈服,青少年的暴力行為便會被強化(Reinforced)。而通過強化後的暴力行為,便從偶發性行為(Occasional Behavior)變成慣性行為(Habitual Behavior)。

憎恨及惡意階段 (Virulency Stage)

當青少年長期並慣性地使用暴力,他們會自我投射出外面的社會是充滿暴力及不安全,同時覺得其他人對自己存有敵意,青少年因而對社會和別人懷有憎恨及惡意,並隨時準備使用暴力對待他人。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理解到,暴力案件中的青少年對使用暴力已經「習以為常」和「合理化」。因此,專業人士的及早介入和協助是必需的。例如,以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為本(Rachman, 1997; Beck, Rush, Shaw, & Emery, 1979),配以個別輔導或小組輔導,從而處理青少年暴力行為的錯誤價值觀,並提升他們對憤怒管理、衝動管理、朋輩壓力處理,以及解難等各種技巧,建立正向生活模式及規劃個人發展目標,是有效令青少年停止暴力行為的專業治療。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歡迎有需要的青年人及相關人士,致電熱線8100 9669與我們尋求協助。

 

 

資料來源

Athens, L. (1992). The Creation of Dangerous Violent Criminals. Illino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Beck A.T., Rush A. J., Shaw B.F., & Emery G. (1979). Cognitive Therapy of Depression.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Rachman, S. (1997). 「The evolution of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In Clark D, Fairburn CG & Gelder MG.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版權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屬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所有,任何轉載或引用,必須列明本會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