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女」新移民跟隨丈夫來到香港生活,住在狹小「?房」單位,原本沒學識、沒有儲蓄,憑一雙手日捱夜捱,終於脫貧成為兩間布行的老闆娘。初期參加展銷會未能突圍而出,她沒有因為這挫敗而氣餒,相反好奇好學而又上進的她,最後又寫下另一個奇?。
窮困會逼出一個人奮發向上的動力。成長於清貧的家庭,在物質生活上甚麼都沒有,心理上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有些人會選擇逃避,而變得抑鬱沮喪。相反也有一些自卑感強烈的人,其潛意識會採納「過分補償」的防禦機制,令自己不斷學習,從而提升自己,令思想脫貧,繼而豐盛人生。由於女主角自覺內地人的身份在香港飽受歧視與非議,因此加深了她的自卑情結,令她做每件事情都要超越滿分、超越完美。
少年時生活得太舒服,長大後就會自吃苦果。相反,孩子少年時經歷各種困難、逆境及磨練,令他們明白爭取才可擁有的道理。每克服一些,他們的才能和性格就增長一些。一旦在社會工作,他們的競爭力將遠遠超過那些缺乏同樣磨練的人。「千金難買少年窮」,我們應該為出生卑微的自己引以為榮,能做到一個身處逆境而又懂得利用逆境的人,先決條件是首先經歷先苦後甜。筆者慶幸年少的自己是一位窮孩子,否則今天一定不能成為肯做肯捱的專業人士。
精神科專科醫生林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