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違法成因分析

個人層面

中立化技術理論:Matza & Sykes (1957) 指出有行為偏差的青少年和初犯者時常會以「責任否定」、「傷害否定」、「被害者否定」、「譴責責備者」、「標榜忠誠度」、「功過相抵」、「必要之惡」、「司法不力」、「理所應當」、「投射對照」與「我只是普通人」等技巧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以減少內疚感。

自我概念:Reckless et al (1956, 1957) 指出自我概念低的青少年較為不重視自己,忽視參與違法行為的後果。同時他們從違法行為中重拾自我價值和別人的尊重,並視違法行為是個人成功的象徵。

性格缺陷:Eysenck & Gudjonsson (1989) 指出罪犯在性格測驗中三大?度一致得分高於非罪犯,包括精神症狀傾向(積極進取,以自我為中心和衝動), 外向(尋求感觀刺激,主導和自信),神經質傾向(低自尊和過度焦慮)。

朋輩層面

差別接觸理論: Sunderland (1939) 指出犯罪行為是和他人互動的過程中學習得來。過程中青少年學會了犯罪的動機、技巧、合理化及態度。犯罪關鍵在於青少年與犯罪團體的互動程度。若與犯罪團體聯繫越緊密、接觸越頻密、團體在青少年生活重要性排位越高,則犯罪機會越大。

次文化理論: Cohen (1955) 指出青少年彼此間存有特定的次文化和規範。當拒絕組群要求時,青少年可能會被孤立。因此他們容易受朋友和次文化的影響,不懂拒絕,繼而犯罪。

社會學習理論: Bandura (1969) 指出犯罪行為可以通過觀察而學到,當中包括犯罪規範、價值觀、技巧及行為。

家庭層面

社會控制理論:Hirschi (2002) 指出和家人關係差,缺乏管教的青少年更容易犯罪。

如果青少年在成長時經常受到暴力對待,例如家庭暴力,便有機會增加他們的侵略性行為,因為他們以為暴力行為能解決問題,同時亦會增加青少年干犯暴力罪行的機會。

管教問題:佛洛伊德 (Freud, 1920) 提出管教小朋友不宜過度寬鬆或嚴格。假如家長使用過度寬鬆的管教手法去管教子女,會導致孩子不能夠控制原始慾望而犯罪,相反,家長若使用過度嚴格的管教手法去管教子女,會導致孩子過度壓抑自己的情緒和慾望,引起反叛念頭繼而犯罪。

媒體層面

模仿傳媒所描繪的行為:Anderson & Bushman(2002) 運用社會學習理論指出觀眾會模仿傳媒所描繪的行為,傳媒過份渲染暴力會增加觀眾的侵略性行為。

社會層面

迷亂理論: Merton (1938) 指出如果年青人無法以正常方式去達到他們的目標,便會對生活感到壓力,他們便會較易參與犯罪行為,以不合法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慾望,例如偷竊。

緊張理論: Cohen (1955) 指出偏差行為的產生是來自於個人在社會環境中遭受挫敗,如個人在家庭和經濟遇到困難、個人無法從合法途徑取得社會地位或經濟成就等,便有機會以反抗行為或犯罪行為作出訴求,以宣洩內在的挫折感。

資料來源

Anderson, C. A. & Bushman, B. J. (2002). Human Aggress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3, 27-51.
Bandura, A. (1969). Principles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Cohen, A. K. (1955). Delinquent Boys: The Culture of the Gang, Glencoe. IL: Free Press.
Eysenck, H. J., & Gudjonsson G. H. (1989). The causes and cures of criminality. New York: Plenum Press.
Freud, S. (1920).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London: W W Nortion & Company.
Hirschi, T. (2002). Causes of delinquency.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Merton, R (1938). Social Structure and Anomi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 672-82.
Reckless, et. al (1956). Self Concept as an insulator against delinquency. American Socialogical Review, 21, 744-746.
Reckless, et. al. (1957) The self component in potential delinquency and potential non delinquency. American Socialogical Review, 22, 566-570.
Sunderland E.H. (1939) Principles of criminology. Philadelphia: J.B. Lippincott.
Sykes, G. & Matza, D. (1957). Techniques of Neutralization: A Theory of Delinquenc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2(6), 664-670